投資建議 | Buy |
建議時股價 | $3.970 |
目標價 | $4.890 |
美國次級債的負面影響可能繼續影響中國銀行後兩年業績,但是,考慮貸款規模大幅擴張,息差放大,再加上中間業務增長空間仍然廣闊,我們預計公司盈利將保持增長態勢,08、0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31元、0.34元,12個月目標價為4.93港元,予“買入”評級。
中國銀行業的主要盈利在於貸款業務。2008年初,央行力主控制年內貸款增長規模與07年相當。但是,前4個月貸款增長已經接近1.8萬億元,幾近計畫的一半。再加上雪災及汶川地震又刺激了災後重建需求,我們認為,貸款增長限制將適當放寬。
具體到中國銀行,除了享受貸款規模增長的大環境外,還有外幣貸款的優勢。由於央行並未對外匯貸款增長規模進行限制,眾多企業尤其是出口企業增加了外匯貸款的需求,前4個月外匯貸款餘額為2709億美元,同比增長56.76%。
中國銀行作為外匯業務的領軍銀行,尤其受惠於此。第一季度,公司貸款規模在上市銀行中幾乎是最快的,達11.75%,而行業平均水準僅為5.31%。同時,相對於大多數銀行存貸比從07年三季度開始不斷下降,中國銀行該指標卻在不斷上升。儘管公司早前預計08年貸款增長規模僅為13%,但我們認為可能達到15%以上。
圖1:2008年一季度上市銀行存款及貸款增長
資料來源:Wind資訊
自03年以來,中國銀行的淨息差就不斷走高,而在08年,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將延續,主要因素在於:
首先,國內銀行貸款結構的改變,目前主要是中長期貸款增速繼續提高,但短期貸款尤其是票據融資增速大幅下降,而前者的利率一般高於後者。
其次,07年中國人民銀行六次加息,滯後效應刺激08年淨息差保持在高位水準。
再次,年初時各銀行還進行重新定價,中國銀行也執行了近年來水準最高的貸款利率。其中,1-3年期年息為7.56%,5年期以上的則達到了7.83%,6個月的則為6.57%。
圖2:中國銀行淨息差走勢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07年,中國銀行的營業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收支占比快速提高,達15.04%。08年,儘管受證券市場大幅波動影響,該業務難以達到07年逾90%的增速,但是,經濟繼續增長,中國居民的理財及消費觀念正在改變,國外同行約30%的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占比也彰顯了大幅增長空間。因此,我們預計公司相關業務在增速仍然可觀,應能達到30% 以上。
因持有大量次級抵押證券,中國銀行07年業績在國內銀行業中表現最差。目前,次貸集中爆發期已經過去,未來兩年,該影響因素預計趨緩。而且,經過大幅計提準備後,該類資產價值占比總資產已經降至11%左右。
表1:次級抵押貸款證券影響
儘管我們預計次貸影響趨緩,但是,如果次貸危機影響全球經濟走向衰退,中國銀行則仍將大幅計提準備,並影響業績表現。另外,國內部分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出現降價勢頭,並開始影響房貸業務,而中國銀行的房貸占比大約11%左右,或受負面影響。
綜合而言,我們對中國銀行的業績表現持樂觀態度,預計08、09年歸屬股東的淨利分別為791.60億元、854.88億元,同比增長40.73%、7.99%,每股收益分別為0.31元、0.34元(折合0.35港幣、0.4港幣)。
考慮銀行業作為一個週期性行業,我們參照歷史市盈率進行測算。以經營歷史較長的恒生銀行為例,其1996-2006年的預期平均市盈率為17.22倍,發生金融危機的1997、1998年預期市盈率分別為21.41倍、15.98倍。考慮目前情況與當時較相似,但中國銀行存在較大的次貸風險,我們保守給予中國銀行對應2008年14倍的估值水準,12個月目標價4.89港元,較現價有近23.17%的溢價,予以“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