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增持 |
建議時股價 | $40.550 |
目標價 | $48.000 |
速騰聚創是全球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領域的領軍企業,目前主營產品包括三大類別:機器人激光雷達、車載激光雷達以及解決方案。受益于汽車智能化滲透率提高趨勢,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呈現指數式增長的趨勢將持續,行業競爭呈“四強爭霸”格局。公司在激光雷達市場滲透率提升背景下的規模效應持續釋放,虧損幅度顯著收窄。公司目前正從“車載傳感器供應商”向“機器人感知系統平臺”的戰略升級,海外市場的突破也有助於打開業績想像空間。
速騰聚創是全球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領域的領軍企業,於2024年1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圍繞芯片驅動的激光雷達硬件為基礎,同時佈局人工智能感知軟件技術形成解決方案,通過“硬件+軟件”協同佈局,構建了以芯片驅動的激光雷達硬件為基礎、AI感知算法為核心的完整技術生態,在車載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機器人領域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公司目前主營產品包括三大類別:機器人激光雷達、車載激光雷達以及解決方案,其中,車載激光雷達收入占比超過八成。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公司是全球最早佈局專有芯片技術的激光雷達公司之一。領先的市場地位、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技術和產品,以及量產能力,是公司主要的競爭優勢。公司不斷迭代提高芯片的性能,開發專有芯片以取代標準芯片,實現激光雷達技術的優化。產品涵蓋全固態(E系列)、半固態(M系列)以及機械式(R系列)產品。可實現各主流技術路線的激光雷達產品切換,保持自身競爭優勢。公司擁有1849項專利(全球第一),覆蓋芯片設計(如二維掃描芯片)、光學系統(940nm激光方案)及感知算法(RS-LiDAR-Algorithm)。
公司已與全球超290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在快速發展的智能機器人市場,公司已為超過2600家機器人及其他產業客戶提供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客戶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行業分析:需求端爆發,激光雷達進入“智駕平權”時代
激光雷達,通過融合視覺或其他傳感器的感知解決方案可以賦予汽車和機器人超越人類眼睛的感知能力。隨著整車廠比亞迪、理想、小鵬等車企將激光雷達下探至15萬-20萬元(人民幣,下同)級車型,推動滲透率從高端市場向主流市場擴散,行業呈現蓬勃增長勢頭。據蓋世汽車研究院,2024全年,中國激光雷達單年裝機量達到153.5萬顆,同比+~180%,其中,速騰聚創以51.5萬顆的裝機量排名第一,同比增速高達311%,在車載激光雷達的市場份額達33.5%,同比提升10.7個百分點。華為,禾賽科技分別位列第二(27.4%)、第三(25.6%)的位置,圖達通占13.4%的份額,行業前四佔據了市場絕大部分份額(99.9%),行業呈現“四強爭霸”格局。
據灼識諮詢,隨著智駕平權以及高端車型L3級及以上智能駕駛的加速推進,2030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超10003億元,其中中國的市場接近3461億元。2022-2030 年全球/中國的GAGR分別達103.2%/104.2%。
業績趨勢驗證成長邏輯:收入高增,毛利率爬坡
隨著國內車載激光雷達放量,公司車載激光雷達出貨量由2022年的3.7萬顆提升至2024的51.5萬顆,推動分部收入由2022年的1.6億元提升至2024Q1-Q3的9.4億元。機器人業務方面,2022年至2024Q1-Q3公司出貨量保持穩定,分部收入由2022年的2.4億元降至2024Q1-Q3的1.3億元,主要由於產品結構調整所致,業務收入占比約12%。
歸功於車載激光雷達的爆發,公司MX系列產品放量,2024Q1-Q3公司總收入錄得11.35億元,同比+91.52%。受益於規模效應及產品的芯片化、集成化帶動固定成本攤薄,推動E平臺顯著降本,毛利率較2023年大幅提升8.93個百分點至14.96%。
平均單價方面,公司車載激光雷達平均價格由2021年的接近1萬元逐步下探至2024年Q1-Q3的約2500元,公司新一代中長距產品MX預計售價200美金以內,價格有望進一步下探;公司機器人激光雷達平均價格由2021年的超1.5萬元下探至2024Q1-Q3的約8200元。
根據2025年2月24日公司發佈的正面盈利警告公告,2024年總收入預計達16.3億–16.7億元,同比+45.5%-49.1%,淨虧損同比收窄88%-90%至4.3億–5.2億元。這一業績驗證了公司在激光雷達市場滲透率提升背景下的規模效應持續釋放,虧損幅度顯著收窄。
機器人業務里程碑突破,海外市場突破提振估值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全球機器人激光雷達市場規摸預計將從2022年的人民幣82億元增加到2030年的2162億元,對應CAGR達50.6%,預計中國在2030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約占全球市場的31.8%,接近700億元。
2025年1月,公司向人形機器人企業交付第100萬台激光雷達E1R,並召開“Hello Robot”,發佈了三款機器人視覺全新品類EM4(超長距數字化雷達),E1R(機器人全固態數字化激光雷達),Airy(半球形數字化激光雷達);機器人視覺方案ActiveCamera;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如第二代靈巧手,FS-3D力傳感器和DC-G1域控制器,標誌著公司從“車載傳感器供應商”向“機器人感知系統平臺”的戰略升級。截至2024年11月,公司已與超2600家機器人企業建立合作,預計2025年機器人領域出貨量突破10萬台,有望成為繼ADAS後的第二增長曲線。”
2025年3月,梅賽德斯-奔馳宣佈計劃在全球車型中搭載速騰聚創激光雷達。這是中國激光雷達技術首次進入國際一線車企供應鏈。公司目前已經定點四家海外主機廠。長遠來看,海外市場的突破將打開公司業績增長想像空間。
車規級激光雷達企業通過了嚴苛的車規級認證,具備質量優勢及規模量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公司作為車規級激光雷達龍頭有望在機器人領域持續擴大自身出貨份額。加速進入機器人行業這一舉措,將為公司打開業績新增長點。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每股收入分別為3.61/5.55/8.45元人民幣,考慮到機器人業務的爆發潛力,給予目標價48港元對應2024/2025/2026年12.5/8/5.2倍預計市銷率,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現價截至3月26日)
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智能化推進慢於預期,拖累激光雷達需求
機器人推進進度低於預期
技術路徑變更影響激光雷達需求
原材料上漲風險
競爭對手趕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