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会谈同意大幅削减关税90天,刺激港股造好,恒指上越23000,上周四最高见到23710,是自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宣布对等关税以来的最高位。周五收报23,345,相对前周上升了477点,升幅2.1%,是连续第五周上升。国指也连升五周,周升幅为1.9%。科指按周上升1.9%。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按周分别上升0.7%和0.5%。经济数方面,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连续三个月下降,显示经济面临持续通缩压力,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较3月份的2.5%跌幅扩大,并创半年来最大跌幅,虽好於市场预期的下降2.8%,但仍反映出制造业价格持续疲软。此外,今年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低於市场预测的10.4746万亿元。其中,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只有2800亿元,大幅少於3月的3.64万亿元,以及市场预期中间值的7000亿元,并创去年7月以来最低,反映信贷需求再次减。今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人民币,低於市场预期的16.5771万亿元。其中,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6万亿元,低於预期的逾1.2万亿元。截至4月底,广义货币(M2)按年增长8%,高於市场预期升7.2%。狭义货币(M1)按年增长1.5%。
贸易战持续缓和,加上特朗普中东之行收获甚丰,美股上周显着上升,道指、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分别上升3.4%、5.3%和7.2%,是自「解放日」关税政策导致股市暴跌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周。经济数据方面,4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降至2.3%,是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位,较3月的2.4%有所下降,低於预期的2.4%,主要受惠能源成本下降3.7%。年度核心通胀率如预期维持在2.8%。按月比较,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0.2%,从3月的0.1%的下降中反弹,但低於预期的0.3%。核心CPI上涨0.2%,高於3月0.1%的涨幅,但低於市场预期的0.3%涨幅。4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按月下降0.5%,逊市场预期的增长0.2%,为自2023年10月以来PPI首次下降,亦是自2020年4月新冠疫情初期以来的最大降幅,主要受到服务成本下降0.7%所驱动。美国4月零售销售按月上升0.1%,好於市场预期的无变动;3月经上调後的增幅为1.7%。另外,截至5月10日的一周,美国初次失业救济申请人数与前一周持平,为22.9万人,符合市场预期。美国4月工业生产近无变化,不及预期的0.2%增长,因为制造业和矿业产出分别下降了0.4%和0.3%,抵销了公共事业产出3.3%的增长。美国3月商业库存按月上升0.1%,较2月份的0.2%增长放缓,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的0.2%增长。美国通胀放缓,
特朗普再次敦促联储局降息,指汽油及杂货价格已经全面下调,并且批评联储局主席鲍威尔拖延降息对美国不公平。然而,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却表示,随着经济变化和政策不断变动,长期利率可能会上升,而实际利率上升或反映出未来通胀可能会较2010年代两次危机之间的时期更加波动。同时,美国或进入一个供应冲击更频繁及长久的时期,对经济和央行而言均为一个艰钜的挑战。
本周一中国将公布零售销售、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失业率等数据,将为关税影响提供重要指引。周二人民银行将公布LPR利率,料将下调10个基点。目前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分别为3.1%和3.5%。
说回港股,原以为恒指已反弹跌浪的70%,接近23000会有一定阻力,没料到中美经贸会谈这麽快能达成初步共识并发表声明,令恒指突破23000,反弹演变为V形回升态势,再往上阻力为23900/24500,回落支持为23200/22800。
本人黄玮杰为证监会持牌人士。截至本评论文章发表日止,本人及/或其有联系者并无持有全部提及之证券的所有相关财务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