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作者

李晓然小姐(Margaret Li)
分析师

本科主修市场行销和英语,并於香港浸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辉立证券持牌分析师,主要负责能源和公用事业等板块的研究。曾在大型银行、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工作,对於期货和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拥有销售、研究分析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经验。

Margaret, a holder of a Bachelor`s degree in Marketing and English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Applied Economics from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is currently employed as a licensed analyst at Phillip Securities. She specializes in conducting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energy and utilities sectors. Prior to her current position, Margaret gained valuable work experience in a large bank, securities firm, and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Her expertise lies in sales, research analysis, and marketing within the fields of futures and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电话: 22776535  
电邮咨询 研究报告及业务等相关咨询

香港中华煤气 (0003.HK) - 可再生能源稳中有增,绿色能源极具潜力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观看次数3538
香港中华煤气(3)
推介日期  2025年3月21日
投资建议 增持
建议时股价 $6.470
目标价 $6.900

公司简介

香港中华煤气 (0003.HK) 成立於1862年,公司是香港唯一的燃气供应商,也是本地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公司在1994年开展内地燃气业务,目前,公司在内地共有超过900个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方案(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城市管道燃气、上、中游、供水及城市废物资源化利用、新兴环保能源等,业务遍布全国29个省级地区。公司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涵盖海、陆、空,包括车用氢气、船用绿甲醇,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恒基兆业地产集团是公司的大股东,地产大亨李兆基是实际控制人。公司子公司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於2005年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083.HK。

公司业绩点评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74.9亿港元,同比下降5.8%。税後经营利润为38.9亿港元,同比增加1.6%,其中:本港业务为20.1亿港元,同比下降1亿港元;内地公用业务为15.3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可再生能源业务为1.1亿港元,实现强劲增长;延伸业务为1.9亿港元;其他业务为0.5亿港元,实现盈利。业务核心利润为31.9亿港元,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溢利为30.4亿港元,同比下降15.9%。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0%。董事会宣布派发2024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2仙。公司营业额下降主要原因系上半年内地及香港经济复苏未达预期,香港本地市民北上消费热,导致香港餐饮以及酒店业用气减少,进而导致工商业煤气销售量未能实现增长,叠加上半年高温日子较多,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强势,均对公司业务带来挑战。

按业务类型划分

(一)本港燃气业务

本港公共事业保持稳健,

2024年上半年本港燃气销售量为14,932百万兆焦耳,大体与去年同期相若。

由图一可以看出香港本地燃气消费以住宅用气和商业用气为主,2023年公司本港燃气销量为27125太焦耳,其中住宅用气占比54.0%,商业用气占比39.6%,工业用气占比6.4%。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客户数目约203万户,较2023年底增长7,678户。截至2023年底,公司客户数目为约202万户,多年来公司客户数目一直稳定增长。随着时间推移,香港住宅用户将会逐步增长。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香港旅游业有望再度恢复活力,带动酒店、食肆等商业用气的增长,进而带动公司燃气销量增长。

燃气收费上调,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公司於 2024 年 8 月 1 日调整煤气收费,标准煤气收费每兆焦耳调高1.3仙,加幅为4.8%,相当於2023年平均实质煤气费(包括标准煤气费及燃料调整费)的4.2%;而持续冻结了26年的定额保养月费则增长0.5元,至10元正。公司同时宣布,两年内将不会调整标准煤气收费及保养月费。本次收费调整後,预计约七成住宅用户每月煤气账单加幅不会多於10元,约五成的工商业用户,每月的煤气费会增长少於港币330 元。香港燃气定价包括每月基本月费20元、保养月费、基本定价以及燃料调整费(根据石脑油实际原料成本调整)。本次对保养月费和基本定价的上调令公司香港燃气销售价格有所上升。

持续推广智慧优质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公司继续推出一系列智慧炉具和设备,其中全港首创的TGC Little Twin Stars炉具系列深受年轻用家欢迎,并於社交媒体引起热烈回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炉具销售量则较去年同期上升1.4%。

积极部署氢能业务,推动香港成为氢能产业中心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於将军澳堆填区,利用沼气发展全港首个「绿氢」试验项目,预计於2025年投产後,每天可生产约330公斤氢气。此外公司正在开发转废为氢专案,与内地国家级工程公司合作投标,预期年产氢1,500吨。停车场氢能发电充电桩项目,包含48套7kW充电桩, 预期年用量达30吨。相关项目有望将香港打造成氢能产业中心,为公司带来更多商机。2025年1月,公司与志成(香港)集团旗下的志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合作,包括开拓氢能发电业务,推动香港绿色地盘、绿色楼宇发展。是次合作双方将为本港建筑地盘等应用场景,提供包括氢能的新能源发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 内地燃气业务

内地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连续增长

除了2022 年受到疫情影响,内地天然气消费量连续增长。2023 年起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由降转增,2024 年延续增长态势,我国天然气年消费量首超4000亿方,达到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发改能源〔2017〕1217号),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未来国内天然气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的空间。

发电用气拉动天然气消费增长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自2023年出现恢复式增长,主要受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拉动,城市燃气增量主要来自商业服务业、交通(LNG重卡销售火爆)和采暖用气;发电用气增量主要来自区域气电装机增长以及迎峰度夏顶峰发电需求影响;工业用气主要受经济持续向好拉动,也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中国能源报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为1.26亿千瓦,同比增长8.6%,近十年天然气发电装机年均增长9.5%,高於全国电力总装机年均增速,但与世界平均水准相比,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占比仅为4.5%,美、英、日等国家的装机占比则超过40%。2023年,我国天然气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3.2%,而全球天然气发电量占比则达到23%,由此可见,我国气电发展空间仍然大有可为,未来有望大幅推动天然气消费增长。

上半年内地燃气业务表现亮眼

房地产行业虽然持续低迷,但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领域用气量增长迅速。2024年上半年公司城市燃气业务总售气量约为1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燃气客户累计超过4,139万户,同比增长7.3%。连同附属公司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在内,截至2024年6月底,集团在内地之城市燃气项目总数达321个。公司於内地城市燃气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2023 年销气量占内地天然气销量的8.9%,自2016 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 %以上。

燃气价差持续改善

受益於上游天然气价格回落,顺价工作及精细化管理,城市燃气平均价差提升至人民币0.5元/立方米,同比增加人民币0.05元/立方米。202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於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依据当地天然气产业发展和经济状况,不断出台完善当地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纷纷开启或加快价格联动改革。政策颁布後,不少地区对顺价政策进行了补充,相信随着顺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公司燃气价差有望继续回升,有效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整合气源供应链,提高燃气公司保障能力

公司积极与“三桶油”统谈,优化供应成本还有资源调度。扩充自主进口LNG资源池,拓展互联合作,提升公司的供保能力。2023年公司正式成立气源供应链业务板块,发挥统筹效益。2024上半年,公司利用位於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储气库,开展管道气和液态天然气的交付形式互换及联动,进一步提高气源供应链的韧性及提高基础设施效益。5月,公司位於四川省威远县的应急调峰储配基地(一期)项目正式营运,并可外输到湖北、江西等地,实现跨区域销售。公司还与四川省威远县政府签署了《深化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未来将在页岩气制氢、提氦、分散式能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

水务及环卫利润稳定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售水量及污水处理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4%和5.9%,垃圾处理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3.7%。

(三 ) 可再生能源业务

业务核心利润大幅上涨

公司可再生能源在2023年已经取得盈利,2024上半年利润大幅上涨,公司的光伏项目已经引入了多家策略投资者。截至2024年6月30日,港华智慧能源已累计签约3.3吉瓦,并网2.1吉瓦,同比增长1.0 GW。光伏发电量为6.8亿kWh,同比增长143%。整体营业额为105.01亿港元,同比增长6.3%。业务核心利润为7.07亿港元,同比增长57.5%。未来可再生能源业务将持续贡献盈利。

(四 ) 延伸业务

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在香港及内地分别拥有超203万及4139万家庭用户,公司积极开展智慧厨房、保险业务、安全家居等延伸业务。2024上半年,延伸业务总收入为18亿港元,利润为1.9亿港元。期间,香港中华燃气附属公司名气家与丰盛新域(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保险业务方面提供更多元化服务给客户。去年3月国务院关於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之後,多地积极开展以旧换新政策,相信公司能够把握商机,积极推进智慧厨房业务。未来公司延伸业务能力将不断升级,为公司带来更多收益。

(五 ) 绿色能源业务

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大力推动航空公司在香港注入SAF和为本地船舶及远洋船提供绿色甲醇加注服务。这两项业务极具发展潜力,公司均有涉及,未来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公司持股的怡斯莱(EcoCeres, Inc.) 拥有氢化植物油(HVO)和SAF商业化生产能力,2024上半年成功将SAF的产能与产出占比提高,SAF产量为10万吨,同比增长三倍。其位於马来西亚的新厂房,预计将於2025年底之前落成。公司位於内蒙古自治区的绿色甲醇生产厂,产能预计在未来数年可增至每年12万吨,将向更多客户供应绿色甲醇燃料。2024年11月,公司与中燃远邦建立合作,公司会向中燃远邦供应自行生产、获ISCC EU及ISCC PLUS认证的绿色甲醇,中燃远邦则负责向其客户销售有关绿色甲醇燃料。今年1月,公司新加坡环球能源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定,共同拓展绿色甲醇船用燃料的供应和分销业务。

估值及投资建议:

公司对2024年全年业务情况做出指引,预计本港燃气销售将保持平稳,用户数增加两万户;内地大力发展工商客户,加快「燃气+」业务,预计全年气量增长7%,达到370亿方,用户数增加200万户,工商顺价及时,持续推动居民顺价,全年价差预计上升0.05人民币/方;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达到2.3GW,发电量达到16.5亿kWh;延伸业务覆盖内地和香港客户总数达到4423万户,厨电销售数量达到94万台;EcoCeres产量达到31万吨。

公司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派息常年维持0.35港元/股,我们看好公司内地燃气业务以及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在2024-2026年分别取得580.3亿港元,591.9亿港元和603.8亿港元的收入,每股盈利EPS为0.35/0.38/0.39港元,BVPS为3.32/3.38/3.46, 对应市账率(P/B) 1.95x /1.91x /1.87x。参考三年公司平均PB为2.04倍,给予公司2025年2.04倍P/B,并给予6.90港币的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现价截至03月17日)

风险因素:

香港煤气需求不及预期,内地天然气需求不及预期、天然气价格波动、国家政策。

财务资料:

按此下载PDF版...

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的期权策略?请按这里
研究报告由辉立证券集团旗下于香港证监会持牌的辉立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或辉立商品有限公司(「辉立」)所发报。本文所包含的资料均为辉立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辉立对有关报告所引致之任何损失或亏损概不负责。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只供参考用途,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亦不构成投资建议,邀约,购入,出售任何产品。
投资涉及风险,有可能损失投资本金。你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就本身的投资经验,财务状况,个人目标及风险取向,以提供投资意见。各类产品的风立,请参阅本公司网页http://www.phillip.com.hk「风险披露声明」。
辉立(或其雇员)可能持有本文所述有关的投资产品。此外,辉立(或任何附属公司)随时可能替向报告内容所述及的公司提供服务,招揽或业务往来。
以上资料为辉立拥有并受版权及知识产法保护。除非事先得到辉立明确书面批准,否则不应复制,散播或发布。
返回页首
联络我们
请即联络你的客户主任或致电我们。
研究部
电话 : (852) 2277 6846
传真 : (852) 2277 6565
电邮 : businessenquiry@phillip.com.hk

查询及支援
分行资料
投诉程序
关于辉立
辉立简介
招聘人才
集团网络
辉立通讯
辉立频道
最新推廣
新聞稿
查数网
登入
研究部快讯
免费订阅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