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联动,技术驱动未来,机器人行业迎来的产业提速阶段 在刚刚过去的盛夏,上海与北京接连举办两场机器人行业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於7月26日至28日在中国上海举办,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不仅凸显了兑该领域的重视,也反映了行业在智能化、自动化、人形机器人等方向上的进一步推进。 从行业特点来看,机器人技术正从传统工业制造向更多高附加值领域渗透,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医疗、物流、具身智能等应用场景中,机器人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行业趋势方面,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兴起,机器人与AI、边缘计算、5G、视觉识别等技术融合加速,使得机器人产品具备更强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从而拓展至智慧能源、低空经济、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相关上市公司如景业智能、凯尔达等,已在核工业、军工、新能源等特殊场景中实现“机器换人”,提升作业安全性与效率。 展望未来,机器人行业有望受益於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及“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目前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如广东已出台专项政策,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攻关、优质企业培育等提供财政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00万元奖补。 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尤其是具备核心技术、高可靠性及定制化服务能力的头部企业。 在投资标的推荐上,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核心技术、客户结构优质、财务稳健的上市公司。推荐标的包括: 绿的谐波(688017.SH):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其技术实力和进口替代能力突出,且在人形机器人关节等关键部件上具备先发优势; 埃斯顿(603017.SH):公司深耕自动化控制与工业机器人领域,产品线齐全,客户覆盖广泛,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 亿嘉和(603666.SH):在机器人智能应用方面布局较早,已涉足智慧电力、工业交通、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具备多场景拓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