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 增持 (维持) |
建议时股价 | $8.360 |
目标价 | $9.200 |
信义玻璃是全球领先的玻璃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在中国及东南亚设有生产基地,并持续扩展海外市场。
2025上半年业绩随浮法玻璃行业承压
信义玻璃近期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2025上半年公司收入录得98.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9.7%,环比减少1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少59.6%,每股基本盈利为23.25分,每股中期股息为12.5港仙,派息比例49.3%,去年同期派息比例为47.9%。
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1)行业需求不足导致浮法玻璃产品的平均售价持续下跌,及建筑玻璃产品毛利减少,毛利受损;2)停产带来的一次性减值损失以及去年同期显着的汇兑收益;3)信义光能贡献的应占溢利大幅减少;4)政府补助和销售自动化机器所得收入减少;5)收入下降导致费用摊薄效应弱化,进一步侵蚀了利润。
浮法玻璃价格低迷,拖累毛利率下降2.6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31.6%,较去年同期的34.2%下降2.6个百分点。
由於竣工面积增速不及预期,导致浮法玻璃价格承压,截至2025年6月末,国内5mm浮法玻璃均价为66元/重箱,同比下滑15.4%,行业整体处於低谷状态。公司的浮法玻璃面临较大压力,盈利能力受累於需求端的疲软。上半年公司的浮法玻璃收入同比下挫16.4%至53.8亿元,分部毛利率同比收窄10.5个百分点至17.8%。公司计划通过印尼两条产线的陆续投产,提升浮法玻璃的有效产能,以期在未来实现一定的弹性。
汽车玻璃业务成为上半年业绩的重要支撑
得益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公司对渠道的持续深耕,汽车玻璃板块收入达33.2亿元,同比增长10.6%,分部毛利率提升同比增加4.9个百分点,至54.5%,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持续投入,提升了产品单价和利润率。同时,汽车玻璃收入占比由2021年的1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高毛利的汽车玻璃业务占比提高有助於缓解浮法玻璃业务的盈利下滑压力。目前汽车玻璃保持85%以上的产能利用率,在全球售後市场占比26%的份额。
上半年公司的建筑玻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3%,至11.2亿元,主要由於中国新竣工的物业项目数量减少。虽然收入下滑,建筑玻璃的毛利率则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29.7%,主要受益於原料浮法玻璃价格的下降。同时,公司也在加大低辐射等差异化产品的投入,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缓解业务下滑压力。
费用率上升,但财务稳健程度提升
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8.5%,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主要由於收入下滑导致费用率摊薄效应减弱。同时,公司资产处置/减值损失合计2.2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主要由於海南部分浮法玻璃产线停产。
净资产负债比率较去年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至14.3%,现金及银行存款增加至20.33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18.9%。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义玻璃的资产负债率为28.5%,权益乘数为128.5%,优於同期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另外,通过调整贷款结构,贷款利率进一步降至2.74%。总体来看,在行业低谷期,公司财务稳健程度有所提升,有助於在面对市场波动时保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海外市场方面,去年投产的马来西亚汽车玻璃新产线,目前还处於产能爬坡期;印度尼西亚的新产线今年5月投产,目标是美国市场,不过目前美国市场收入占比小於10%,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经过对中国及东南亚主要经济区多年的扩充,公司继续寻求收购和新建项目机会,以提供进入市场的途径、降低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提供更优惠税务待遇以及能源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将实现每股收益0.51/0.63/0.78元,给予2026年13.5倍P/E估值,我们调整目标价至9.2港元,对应2025/2026/2027年16.8/13.5/10.7倍预期市盈率,维持增持评级。(现价截至9月2日)
P/E Band
Source: Wind, Phillip Securities Hong Kong Research
1)政策与市场波动风险:玻璃行业高度依赖建筑、汽车及新能源等下游产业政策导向,若光伏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或房地产调控加码,可能导致需求端收缩;
2)原材料与成本控制风险:纯硷、天然气等关键原材料价格受能源政策及地缘政治影响显着,其波动将直接侵蚀企业毛利率;
3)技术迭代与替代风险: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或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可能导致现有产能贬值。
Source: Company reports, Phillip Securities Est.
(现价截至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