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 买入 |
建议时股价 | $18.440 |
目标价 | $27.800 |
敏实集团是全球知名的从事汽车内外饰、车身结构件供应商,核心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基於多种新材料以及表面处理技术,近年来公司发展出电池盒、智能外饰等有竞争力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泰国、德国、塞尔维亚、法国、波兰、韩国等多个国家设有70多家工厂。
24年业绩多赚逾两成,毛利率改善
2024年敏实集团实现总收入23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12.8%;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21.9%,主要归功於营业额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电池盒产品线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各产品线力推降本增效措施使得毛利较2023年同期增长,使公司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准。
期内毛利率约28.9%,同比+1.5个百分点,主要受塑件和电池盒业务的分部毛利率分别攀升1.1和2.1个百分点所带动。其中,电池盒业务的分部毛利率达到21.4%,离25%的目标更进一步。
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6/持平/-0.5个百分点,至4.5%/7.1%/6.3%,主要由於红海事件导致的运输成本上涨,国际业务量增加带来的开支增长,以及持续对创新产品及新材料技术进行研发投入但被营业额增长所摊薄等原因所致。毛利率的上升抵消了费用率增加,最终净利润率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至10.0%。
国际业务继续领先於国内业务增速
各区域中,中国的营业额为约93.2亿元,同比增加约1.3%,主要来自于於电池盒和中系品牌业务的提升,也受到合资品牌销量不振的拖累;国际营业额为约138.2亿元,同比增加约22.1%,占总营业额比重由2023年的55.15%提高4.5个百分点至59.72%,主要得益於电池盒业务的快速增长及北美与亚太地区传统产品业务的提升。
公司持续优化全球工厂的运营效能,巩固各地工厂之工艺的垂直整合能力,打造标杆工厂并推广其管理模式。例如在墨西哥、泰国等地工厂综合能力得到显着改善并得以稳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北美、泰国、中国各地的优势资源,降低北美当地运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持续提升北美及欧洲区业务的现地化生产率,从而使关税和地缘政治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和不确定性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并增强了产品在当地的竞争力。
电池盒、车身底盘结构件及智能外饰件业务保持快速成长
於回顾期内,公司的塑件、金属及饰条、电池盒、铝件等业务收入分别达到58.6/54.9/53.4/49.2亿,同比+4.3%/+0%/+51%/+14%,占总收入比重分别同比-2.1/-2.9/+5.8/+0.2个百分点,至25.3%/23.7%/23.1%/21.1%。
四大业务分部的利润率分别为25.1%/27.8%/21.4%/33.1%,同比分别变动+1.1/+1.3/-2.1%/-4.2个百分点。电池盒业务新获国内长安/安徽大众新订单,国外欧洲现代起亚/北美福特/日本丰田业务。在车身底盘结构件业务领域,公司首次突破副车架、电控壳与电机壳业务。在智能外饰件业务,公司获得了华为、吉利、比亚迪的认可和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产品品类和市场份额。随着数条新产线持续快速上量,新兴业务的毛利率预计仍将继续受益於规模化效应,推动敏实整体毛利率回升至30%的水平。
开拓新赛道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积极开拓新赛道,前瞻性地布局了电动车无线充电,仿生机器人、低空飞行器eVTOL,包括电子皮肤、智能面罩、一体化关节、机体和旋翼等核心零部件。年内已完成小批量送样,与多个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1)人形机器人,包括智能外饰和电子皮肤、一体化关节总成、机器人肢体结构件、机器人无线充电。机器人产品处在向客户送样阶段,预计27年产生收入贡献。2)低空飞行器核心部件,包括机体系统、旋翼系统。敏实集团已经与追梦空天、零重力等多个低空飞行头部企业达成合作。3)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地端模块、车端模块、冷却系统的解决方案。预计随着robotaxi与自动驾驶快速发展,26年无线充电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新赛道的培育和新市场的拓展,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驱动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现金流好转,回购+恢复分红体现管理层信心
今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减少了40.9%至19.1亿元,经过数年的投建产能高峰(尤其是海外工厂的布局)後,公司已基本度过了高投入阶段,未来预计以设备更新和柔性化改造投入为主。公司现金流情况亦好转,恢复暂停一年的派息并回购股份,传递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持有信心。
根据最新的财务资料,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每股盈利至2.43/2.89元人民币预估,幷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3.30元,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7.8港元,对应25/26/27年PE/PB分别为10.3/8.6/7.6和1.3/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现价截至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