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 买入 (维持) |
建议时股价 | $19.710 |
目标价 | $24.300 |
吉利汽车是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军企业之一,主营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主掌握汽车领域核心技术,广泛布局主流车型市场。公司旗下产品包括吉利、几何、领克、极氪、睿蓝、银河六大子品牌,覆盖A0至C级乘用车市场。
吉利汽车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2025年上半年的总收入达到1502.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26.5%,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13.9%;如果剔除外汇汇兑收益、减值亏损及2024年视为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後,核心归母利润为66.6亿元,同比+102%。
第二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9亿元,同/环比分别+28.4%/+7.3%;我们测算扣除汇兑收益及一次性收益影响後的核心归母净利润约31.8亿元,同/环比分别+127%/-8.7%。
毛利率微降但费用率降低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0.3个百分点至16.4%,主要系经济型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提升及行业价格竞争加剧所致,但通过规模效应显现及GEA架构产品盈利能力提升实现部分抵消。其中,极氪汽车的毛利率达到19.7%,Q1/Q2的单季毛利率分别为18.8%和20.5%,反映了2月份极氪领克整合後带来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0/-0.7个百分点,至5.6%/1.9%,显示规模效应和渠道整合成效;研发投入同比-8.6%至83.5亿元,主要用於新能源及智能化技术布局,研发费用率同比-1.1个百分点至6.6%,反映了整合带来的技术协同效应。
因此,公司在单车平均售价同比-1.4万元至9.6万元的前提下,仍实现了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4724元。
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加,占比超50%上半年公司累计总销量达到140.9万辆,同比+47.4%,远高於同期国内乘用车行业+13%的销量同比增速。其中,新能源车累计72.5万辆,同比+126.5%,占比51.5%(其中,Q1和Q2占比分别为48.2%和54.7%);燃油车同比+7.5%,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鉴於强劲的销售表现,公司将今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对应增速由25%调高至38%。
按品牌分,吉利品牌累计销量116.4万辆,同比+56.99%(其中银河系列累计销量54.8万辆,同比+232%),极氪累计销量9.1万辆,同比+3.3%,领克累计销量15.4万辆,同比+22.3%。
海外布局持续深化上半年公司出口18.4万辆,同比-7.7%,主要受到东欧市场拖累影响,不过新能源车出口表现出色,同比+146%至4.0万辆。出口销量目前仅占吉利总销量的13%,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设立了欧洲,拉美非,中东亚,东盟,东欧五个海外大区,从组织架构,资源调度,售後服务,产品规划等方面加快国际化战略的推进。随着今年下半年银河E5/星舰7/星愿等车型全面进入海外市场,高端车型领克08和Z10,极氪7X和009的加速推广,海外市场销量有望重回快速增长势头。
私有化极氪,战略整合步伐加快公司7月15日公告,计划将纽交所上市的极氪(ZK.N)私有化退市,此後极氪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极氪原股东可选择2.687美元或1.23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兑换每股极氪股份。公司最高支付23.99亿美元或10.89亿股吉利汽车股份,占现有股本11%。
私有化极氪是吉利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印证吉利从多品牌扩张转向集约化作战的步伐在加快,合并重组可提升各子品牌之间的战略协同和业务整合,消除同业竞争,减少重复投入,实现销售网络互补,提升供应链效率,推动降本增效。未来公司将继续受益於技术下沉与成本优化带来的协同效应。
新车型方面,2025年公司计划发布10款新车型,其中银河/极氪/领克品牌分别为5/3/2款。已经上市的星耀8、领克900、极氪007GT,收获了市场的良好反响,爆款潜质日益显现。下半年值得期待的包括银河A7/M9、极氪9X/8X、领克10EM-P等新车型的陆续上市,以及随着新品导入逐渐发力的海外市场。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和展望,我们微调2025/2026/2027年EPS预计值分别为1.537/1.852/2.320元人民币,给予2026年12倍市盈率估值,调整公司目标价至24.3港元,对应2025/2026/2027年各14.4/12/9.6倍预计市盈率,买入评级。(现价截至8月25日)
Source: Wind, Company, Phillip Securities Hong Kong Research
1) 经济弱于预期影响购车需求;
2) 所推新车受市场欢迎程度低於预期;
3) 车市价格战持续时间爆发程度超出预期;
4) 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
5) 海外市场风险。
(现价截至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