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连跌两周,恒指在上周一裂口下跌,之後反弹却受制於26000点,周五最低见到25145点,收报25247点,相对上周下跌了1043点,跌幅近4%。国指和科指按周分别跌3.7%和8%。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450.89亿元。
A股上周也表现偏软,上证指数3900得而复失,上周五收报3,839点,按周跌1.5%。深成指收报12,688,按周跌5%。创业板指数收报2,935点,周跌幅达5.7%。经济数据方面,中国9月美元计出口按年增8.3%,优於市场预期的6.6%升幅;进口按年增7.4%,远胜市场预期增1.8%。另外,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按年下降0.3%,跌幅大於市场预期跌0.2%,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按年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今年首三季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下降2.3%,符合预期,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不过,信贷需求仍然疲弱,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少於市场预期中值的1.47万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投资持续疲软影响,居民消费贷款为3890亿元(去年同期为5000亿元)和企业贷款为1.22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49万亿元)。短期居民消费贷款贴息计划实施後,短期居民消费贷款1420亿元较上季有所改善,但仍低於 2024年9月(2700亿元)的水平。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多於预期。9月末,广义货币(M2)按年增8.4%,略低於市场预期的8.5%。狭义货币(M1)按年增7.2%,高於市场预期的6.1%。流通中货币(M0)按年增11.5%。M1和M2的剪刀差有所收窄。
本周一中国将公布第三季GDP及9月「三头马车」经济数据,中共「四中全会」亦会在本周一开幕,至周四结束。中国第三季经济增长预测为4.7%,较第二季增长5.2%及首季增长5.4%显着放缓,但以首三季增长5.1%计算,仍符合今年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三头马车」方面,市场预测9月份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首三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零。
美股上周表现靠稳,虽然两家区域性银行出现信贷问题,一度令有「恐慌指数」之称的VIX指数飙升至25点水平,但总结一周道指仍升1.6%;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分别升1.7%和2.1%。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三周,暂时对美股无大影响,市场密切注视中美贸易关系进展,美方的言论时好吐坏,最新进展是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进行了对话,贝森特说两人就中美贸易问题进行坦诚和详细的讨论,他们将在本星期会面,继续进行讨论。中方则发表报告,批评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敦促美方尽快取消对等关税等违规措施。
恒指失守了50天移动平均线(现时处於25871点附近),并形成短期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势,从技术走势看,可能下试25000点。如果25000点失守,下一个支持位为24650点。不过,有关中美贸易谈判和四中全会的消息却可能左右技术走势,例如上周五港股ADR就预计恒指本周一高开580点 报25,828点,所以做好做淡都要提高警觉,小心左一巴右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