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作者

研究部 (Research Team)
辉立证券

电话: (852)22776555  
电邮咨询 研究报告及业务等相关咨询

中国银行(3988.HK)增速放缓但可持有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观看次数18216
中国银行(3988)
推介日期  2008年9月30日
投资建议 Hold
建议时股价 $2.950
目标价 $3.500

概述

中国银行上半年业绩增速受净息差下降影响在业内表现最差,央行近期不对称减息及减缓的经济增速也将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速。我们预期美国金融系统危机仍未结束,还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不过,考虑中国银行估值在同业较低,即使仅给予9倍市盈率水平,12个月目标价仍可达3.5港元,予“持有”评级。

上半年业绩同业增速最低

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亿元,同比上升43%,爲同业增速最低,每股收益爲0.17 元。实际上,中行国内业务净利润同比升73%,与主要竞争对手相当。但海外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8%,系海外净息差下降及美元债券拨备增加所致。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Phillip Securities

上半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仅爲2.71%,虽然同比上升5个基点,但季度环比下降16个基点,且爲同业最低,这主要是受制於:自07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从5.5%降至2%;央行连续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缴存的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受资本市场持续调整、定活期存款利差扩大等因素综合影响,客户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下降,截至6月30日,中国内地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在全部人民币存款中占比42.46%,较上年末下降3.74个百分点。双向挤压最终令公司净息差下降,其中外汇业务净息差更环比下降36个基点,这部分上冲销了外汇贷款大幅增加的效益。

图1:日均余额净息差比较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Phillip Securities

其次,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银行外汇资産占比最大,所受负面影响也最大,上半年次贷减值影响利润百亿元。

未来业绩增速放缓但继续增长

我们预期包括中国银行在内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将下降,势将影响业绩增速,尤其在近期央行不对称降息以後。但是,我们仍对中行的後市经营持有较爲乐观的态度,主要在於:

首先,贷款规模控制将秉承微调且放宽的政策,而在外币贷款业务方面更有巨大空间,相对而言,继此前深幅降息後,美国下调利率空间非常有限,我们认爲非人民币业务方面规模扩大可能胜於息差下降的影响。这在上半年即有象,当时中行非内陆地区贷款余额较之於07年末增长44%,大大高於内陆9.37%的增速,最终海外地区的净利息收入克服了息差大降的影响,增速明显快於内陆,如表1所示,海外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达51.4%,远高於内陆的15.7%。而在银行业内,中国银行非人民币资産比重巨大,有30%的资産在海外,远高於国内主要同业8%左右的平均水平,显示相对优势。

其次,相对於同业,中国银行较少倚赖利息收入。上半年,公司逾30%的总收入来自非利息收入,大大高於同业不足20%甚或10%水平。就目前来看,尽管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增速正在放缓,但其增速仍大大高於利息收入。

次贷等减值损失将减少

上半年中行业绩不尽人意的一个主要因素即在於次贷等损失状况,详见下表:

表2:中行上半年抵押贷款证券统计(RMB:m)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Phillip Securities

如表所示,公司上述债券计提准备率已经接近30%,计提较爲充分。下半年,尽管已经爆发房地美、房利美危机,而截至8月29日,中行持有“两房”发行的债券75亿美元,“两房”担保债券51.74亿美元,总额尚比6月末减少40亿美元。中行行长还透露,处理的两房债券交易价值正常,没有给中行带来损失,而伴随美国政府托管两房,近期内相关风险已经较爲有限。

而对於雷曼兄弟破産,截至9月17日,中国银行对其贷款余额及持有债券共计1.28亿美元,考虑这些债券和贷款合计占中行集团中期末总资産的0.01%,净资産的0.19%,之前即使未计提准备,但影响幅度终归有限,爲1%左右。

收购洛希尔银行股权或将提升资産管理水平

中国银行19日公告,拟以2.3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97亿元)的总对价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20%的股权?

研究报告由辉立证券集团旗下于香港证监会持牌的辉立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或辉立商品有限公司(「辉立」)所发报。本文所包含的资料均为辉立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辉立对有关报告所引致之任何损失或亏损概不负责。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只供参考用途,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亦不构成投资建议,邀约,购入,出售任何产品。
投资涉及风险,有可能损失投资本金。你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就本身的投资经验,财务状况,个人目标及风险取向,以提供投资意见。各类产品的风立,请参阅本公司网页http://www.phillip.com.hk「风险披露声明」。
辉立(或其雇员)可能持有本文所述有关的投资产品。此外,辉立(或任何附属公司)随时可能替向报告内容所述及的公司提供服务,招揽或业务往来。
以上资料为辉立拥有并受版权及知识产法保护。除非事先得到辉立明确书面批准,否则不应复制,散播或发布。
返回页首
联络我们
请即联络你的客户主任或致电我们。
研究部
电话 : (852) 2277 6846
传真 : (852) 2277 6565
电邮 : businessenquiry@phillip.com.hk

查询及支援
分行资料
投诉程序
关于辉立
辉立简介
招聘人才
集团网络
辉立通讯
辉立频道
最新推廣
新聞稿
查数网
登入
研究部快讯
免费订阅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