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美市场逐步复苏 2022 年以来医美板块由於严监管常态化、疫情、以及业绩增速放缓等因素迎来震荡调整,全年医美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上游业绩增速更高,整体表现更具韧性。上游药械耗材医美板块 2022年共实现营收76.48亿元,同比增长31.11%, 较2021年增速68.26%有所回落;中游医美机构上市公司医美板块 2022年共实现营收 32.98亿元,同比增长14.63%,较2021年增速44.14%减少29.51pcts。从短期来看,医美行业在 2023 年存在疫後需求回补的逻辑,医美需求复苏趋势明朗,即将进入医美消费旺季,且迭加去年下半年低基数影响,医美需求会改善;从中长期来看,国内医美渗透率较低,长期来看提升空间大,且随着产品推新和结构升级,以及行业合规化发展後竞争格局优化,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 从行业来看,2023 年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5%,注射类市场规模增速略高於医美市场规模增速。尽管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庞大,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医美市场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20 年中国每千人疗程量为20.8次,是巴西的一半,韩国的四分之一,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年轻一代对医美的接受度不断提高,2021 至 2026 年 25 岁以下消费人群预计将以 16.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行业内国内公司产品研发能力快速提升,行业中游出现了国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趋势,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 轻医美、合规化成为行业主旋律。目前“颜值经济”井喷期产品端持续更新反覆运算、监管端不断强化细化。近年来,非手术类医美的市场规模增速已超过医美市场的整体增速。轻医美有望成为医美主力市场。新品反覆运算升级让市场看到求美者需求广阔的发掘空间,有利於上游药械仪器类公司中长期保持较强盈利及现金流水平,维持板块较高估值;在医美市场高速增长下,行业乱象时有发生,近年国家出台了多部门联合的综合监管政策法规。2022年是医美市场合规发展元年,政策层面出台了更多细则、标准制定等档。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强化和细化,市场担忧情绪得到释放。 综上所述,2022年上游药械仪器商立足产品自主研发,密集推新,龙头企业收入同比保持较高增速,但受到疫情反复带来的负面冲击,业绩增速相较上年有所放缓;中游服务机构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医美业务,受疫情影响业绩增速下降,净利率普遍下滑。今年2月份调整至今,目前来看医美行业逐步复苏,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优选附加值最高、护城河深、竞争格局最优的上游耗材仪器板块,重点关注重视需求、布局丰富、管道资讯通畅的龙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