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很努力地收復前周的失地,恆指在上周二最高見到26367點,終於補回了10月13日的下跌裂口,之後在26000點水平爭持,周五收報26,160點,按周上升3.6%。國指和科指按周分別上升3.9%和5.2%,三大指數都結束了連續兩周的跌勢。中美在馬來西亞啓動第五輪經貿磋商,白宮確認下周四韓國的「特習會」,為港股帶來支持。
A股上周也造好,上證指數上周五收報3,950點,按周上升2.9%,創十年高。深成指按升4.7%,創業板指周升幅更超逾8%。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8%,略高於預期增4.7%。首三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增長5.2%,高於預期的5.1%。「三頭馬車」數據一好一壞一及格。其中,9月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按年增6.5% ,遠勝預期增5%。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長3%,符合預期。然而,首三季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0.5%,差於預期增0.1%,主要受首三季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下降13.9%(預期降13.1%)拖累;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2.9%。
美股方面,雖然政府停擺仍未結束,但場憧憬「特習會」,迭加通脹數據溫和,提振聯儲局本周減息預期,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均則收市新高。道指首以收於47000點以上,報47,207點。標普500指數逼近6800點,收報6,791點。納指收報23,204點。總結一周,道指升2.2%,標普500指數升1.9%,納指升2.3%。
9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上升至3%,為自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8月的2.9%,但低於市場預期的3.1%。按月計,CPI上漲0.3%,低於8月的0.4%及0.4%的預測。年度核心通脹率從3.1%下降至3%,市場原本預期將維持在3.1%。其他經濟數據方面,標普全球美國PMI綜合產出指數從9月份的53.9上升至10月份的54.8。為自7月份以來最高水平,顯示增長速度加快。不過,10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卻從初值的55下修至53.6,為五個月以來最低水平,9月為55.1。一年期通脹預期由4.7%降至4.6%,與初次估計基本一致;五年期通脹預期則由3.7%上修至3.9%,而前一個月同為3.7%。
說回港股,恆指在26000水平爭持,暫仍受制於20天移動平均線(26276點)阻力。能否企穩26000點以上,甚或突破20天線阻力,端視「特習會」是否傳來利好消息。如成功上越20天線並企穩其上,往上目標看26550點/26950點。反之,如「特習會」結果令市場失望,恆指失守26000點,初步支持位256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