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概要
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但利潤受拖累
2025年前三季度,保隆科技實現總收入60.4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20.32%,單季度來看,Q1/Q2/Q3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05/20.45/20.98億元,同比分別+28.46%/+20.23%/+13.85%。收入持續維持較快增長,主要各項業務同比穩健增長,尤其智慧懸架及感測器等新興業務快速爬坡放量,同時傳統業務TPMS也錄得佳績,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拓展能力,尤其在汽車智慧化與輕量化領域持續滲透。然而,公司的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錄得1.98億元,同比-20.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32億元,降幅達36.95%,盈利能力受到明顯擠壓。其中,Q1/Q2/Q3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95/0.40/0.63億元,同比分別+39.99%/-50.76%/-36.92%。歸母淨利潤承壓,主要系汽車市場價格戰傳導至上游零部件行業,以及美國關稅實施的負面影響所致。
Q3毛利率承壓,但環比輕微改善,後續有望改善
受前述原因影響,疊加空氣懸架及ADAS等毛利率較低的產品增長較快令其占比提升,2025年前三季,公司的毛利率為21.65%,同比-4.6pcts。不過,公司控費力度加大,營收規模擴大帶來規模效應,期間費用率同比-3.3pcts,至16.33%。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為21.34%,同比-3.26 pcts,環比+0.86 pcts,顯示成本端壓力邊際緩和,主因高毛利產品占比回升、車企降價返利影響減弱及前期“搶出口”導致的海運費用從高峰回落。第三季度的期間費用率為16.57%,同比-1.2pcts。隨著後續與客戶的關稅分擔協定達成後,部分關稅支出或將回溯收入,同時,配套熱銷車型的返利也將陸續進賬,有望推動未來季度業績繼續改善。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達16.33億元,其中6.49億元用於購建固定資產,9.83億元用於對外投資,顯示公司正加速產能佈局與戰略卡位。
空氣懸架業務在手訂單充裕,新興業務拓展加速
按照業務結構分類,前三季度,公司的幾大分部TPMS/汽車金屬管件/氣門嘴/空氣懸架/感測器的收入分別達到18.22/11.21/6.18/9.53/5.57億元,同比分別+13.1%/+0.35%/+5.1%/+51.7%/+18.2%。公司已成為氣門嘴、平衡塊、排氣管、TPMS等細分領域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據公司公眾號,公司的智慧懸架業務訂單連超預期,截至三季末,智慧懸架業務累計在手訂單超240.70億元,隨著配套車型如蔚來ES8、樂道L90、理想i8、比亞迪騰勢的熱銷,空懸銷量保持高速增長的能見度較大。另外,感測器業務及ADAS等新興業務的拓展也在加速:COB封裝攝像頭已通過AEC-Q認證,輪速感測器和高度感測器產品獲多個國內頭部合資和自主品牌以及海外品牌的定點,將在2025Q4-2027年陸續量產;截至三季末ADAS業務累計在手訂單超68.70億元。公司的海外佈局穩步推進:泰國工廠預計明年一季度量產;匈牙利二期產線明年年中完成設備安裝調試,27年一季度量產;美國工廠和墨西哥等新合作專案也在積極推進中,全球範圍內搭建產能供應鏈為公司後續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
投資建議
整體來看,公司增長動能充沛,但盈利品質短期內面臨汽車價格戰擾動,中長期維度來看,受益於前瞻性佈局和累積競爭優勢的新興業務,有望助力公司開啟新一輪增長週期。預計公司2025/2026/2027年的每股盈利分別為1.46/1.95/2.72元人民幣,目標價39人民幣元對應2025/2026/2027年26.7/20/14.4倍預計市盈率,給予增持評級。(現價截至11月21日)

風險因素
1)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拖累零部件需求;
2)新業務推進進度低於預期;
3)匯率波動;
4) 原材料價格上漲;
5)貿易戰激化導致關稅大幅增加。
財務資料


(現價截至11月21日)
Source: PSHK Est.
下載PDF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