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買入 |
建議時股價 | $9.950 |
目標價 | $12.000 |
第三季度業績大超預期
長城汽車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收入495.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環比分別+33%/+21%;歸母淨利潤36.34億元,同環比分別+42%/+206%;扣非歸母淨利潤30.58億元,同環比分別+34%/+217%,業績大超預期。第一、第二季度的收入分別同比-13.6%/+43.5%,歸母淨利分別同比-89.3%/-70.1%,由於上半年轉型期利潤大幅縮水,前三季度累計公司實現的收入/歸母淨利分別同比+20%/-38.8%,至1195億元和49.95億元。
高端車型占比提升推高單價和盈利能力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21.7%,同/環比分別-0.8/+4.3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於車型結構改善,電池成本下降以及銷量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收入規模正效應對費用率的下降發揮了積極作用,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7%/2.1%/4.0%,同比-0.6/-1.3/-0.1個百分點,環比-0.7/-0.4/-0.8個百分點。
第三季度公司銷量34.48萬輛,同比+21.5%、環比+15.2%,高於行業增速,增量主要來自於海外市場及高毛利車型拉動。其中,海外市場銷量8.78萬輛,環比增22%,海外市場銷量占比超過25%,環比擴大1.41個百分點,全年30萬的海外銷量目標有望超額完成。海外市場車型的平均售價及毛利率均高於國內銷售車型,對提升單價和盈利能力多有貢獻。第三季度公司15萬元以上車型占比為23.53%,環比+1.21個百分點,帶動期內長城汽車的平均單車收入14.36萬元,同環比分別+9.2%/+5.0%,平均單車扣非淨利為0.89萬元,環比提高0.57萬元。
電動化戰略迎來快速成長期
去年下半年起,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完成了新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的全產業鏈佈局;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年內多款新車搭載了DHT,全新 Hi4 等技術陸續面市,比如哈弗新H5/二代大狗PHEV/猛龍/梟龍,魏牌藍山/高山,坦克400Hi4-T/500Hi4-T。截至10月下旬,公司今年已新增了10款車型,其中8款為插電混動車型,後續還將上市坦克300 Hi4-T,哈弗新梟龍MAX,魏牌新拿鐵、藍山高階智駕版本、歐拉閃電貓暗夜版等新能源車型。H6中期改款,魏牌旗下的一款轎車,坦克700/800也將在未來加入到品牌矩陣中。在新車型帶動下,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達到17萬輛,占比19.7%,較2022年全年的12.3%提高7.4個百分點。
從訂單情況來看,坦克500Hi4-T累計訂單突破2萬輛,坦克400Hi4-T上市首月訂單總量突破1.2萬輛,哈弗猛龍上市首日訂單突破1萬輛,凸顯了公司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的競爭實力。預計伴隨新車型上市、渠道完善,公司有望延續銷量增勢,全面加速新能源轉型。
2023年11月份,長城汽車的銷量同環比分別+40.3%/-6.4%,至122849輛,哈弗和坦克品牌表現強勁,分別同比+39%/+70%,達到7.5萬輛和1.9萬輛;歐拉/皮卡品牌分別同比+48%/18%,至1.0萬輛和1.6萬輛,魏牌銷量同比+36%,至2866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繼續提高至25%,海外銷量3.55萬輛,連續四個月超過3萬輛。
公司新能源轉型和高端化戰略的目標堅決,步伐清晰,強產品週期下隨著一系列新車型的推出和海外市場佈局持續深化,以及電池等原材料零部件成本下降在四季度的延續,有望為其帶來收入和淨利潤的彈性。我們認為,長城汽車對新技術、新產品體系的長遠佈局有利於其份額回升,在未來帶來穩健回報。
根據好於預期的三季報和慢於預期的新車週期,我們調整公司2023/2024年財務預估至預期EPS分別為0.72/0.95(原為1.06/1.44)元,並引入2025年預估值1.25,相應調整目標價至12港元,對應PE為15.6/11.8/9倍,P/B 1.4/1.3/1.2倍, “買入”評級。(現價截至12月19日)
銷量不及預期
汽車市場急劇惡化
新能源車/皮卡/電池業務進展差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