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增持 |
建議時股價 | $45.100 |
目標價 | $51.900 |
比亞迪2016年實現收入1002.1億元,同比增長29.1%,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人民幣50.52億元,同比上升78.94%,每股盈利為人民幣1.88元,每股派息0.178元,連中期息0.367元,合共派息0.545元,派息率29%,業績基本複合預期,落在公司早前業績快報中預計的1.85-1.93區間的中段偏下。
受騙補調查和政策變化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於2016年內有所放緩,但仍實現較快增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的銷量分別同比增長65%和17%至40.9萬輛,9.8萬輛。2016年比亞迪汽車總銷量42.2萬輛,其中,傳統燃油汽車32.6萬輛,基本持平;新能源汽車9.6萬輛,同比大升69.85%,繼續蟬聯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在2016年度收入約為341億元,超過傳統燃油汽車約六成,較2015年增長80.97%,占集團總收入34.02%,成為業績的核心支柱之一。未來公司將繼續開發新車型,拓展國內外新客戶,秦100和唐100已於今年2月份上市,包括宋phev和元phev在內的多款新車也將上市,我們認為續航里程的延長有助於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在手機行業,國內本土智慧手機品牌出貨量持續強勁,金屬部件的製造工藝日趨成熟、成本不斷下降,繼續主導行業潮流。2016年,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約為380.83億元,同比增長15.65%,其中金屬部件業務,增長尤為強勁,約有50%的增長。
二次充電電池領域,傳統電池市場發展平穩,分佈式光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組件成本不斷下降,光伏產業持續回暖,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收入約為71.03億元,同比增長23.53%,值得注意的是,此塊業務的增長主要是來自二次充電業務,而光伏業務在2016年度仍然虧損。
期內,公司完成A股非公開發行,引入國投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和三星集團的戰略投資並成功募集資金總額約人民幣144.73億元,顯著提升了資本實力,資本負債率由2015年的109%大幅下降到74%,在手現金也由63億增加到73億,為後續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援。不過我們也留意到因新能源車回款週期較長,公司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至457億元,帳期增加了16天至132天。
公司預告2017年淨利潤將下滑23.6%-35.4%,主因在於:2017年第1季度,預計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動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短期會有所調整,比亞迪料其新能源汽車業務也將承受一定壓力,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和盈利將有所下滑。在手機業務上,公司將繼續推進金屬機殼擴大產量,並且在新材料運用方面著力開發3D玻璃等技術工藝,以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汽車和手機業務的此消彼長有助於平滑公司業績的波動。
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8年EPS為人民幣1.81,2.17,目標價下調至51.9港元,相當於2017/2018年預計市盈率25.8/21.8倍,預計市淨率2.3/2.1倍,增持評級。(現價截至4月10日)
新能源車型銷售不及預期
雲軌業務推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