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買入 |
建議時股價 | $9.570 |
目標價 | $12.900 |
吉利汽車是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領軍企業之一,主營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主掌握汽車領域核心技術,廣泛佈局主流車型市場。公司旗下產品包括吉利、幾何、領克、極氪、睿藍、銀河六大主品牌,覆蓋A0至B級乘用車市場。
收入高增長受益於極氪帶來的單車價格抬升
吉利汽車近期公佈了2022年業績報告,全年實現總收入148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45.6%,超越市場預期的1324億元(彭博一致預期);錄得股東應占淨利52.6億元,同比增長8.5%,高於於市場預期的48.2億元。每股收益0.505元,略低於我們之前預計的0.53元。每股派息0.21港元,與上年持平。
2022年,吉利汽車的汽車總銷量為143萬輛,同比增長8%。其中,國內市場銷量增長2%,至123萬輛,出口銷量增72%至19.8萬輛。受益於極氪平均訂單價格超過33.6萬元,平均單車銷售收入同比提升30%,到達10.3萬元(不包含睿藍,領克),帶動公司整體收入增幅遠高於銷量增幅。
新能源轉型成本較大影響盈利能力
總毛利率下滑3個百分點至14.1%,主要因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以及新能源轉型初期成本較高所致。公司的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300%,達到32.9萬輛,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2%提升16.7個百分點至22.9%,轉型初期新能源車毛利較低,影響了整體毛利率水平。全年來看,極氪貢獻了318億左右的收入,和13.8億的並表虧損。
費用方面,行政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分別下降0.8和0.6個百分點。由於加大智能電動化研發投入,研發開支增長22.6%至67.7億元,其中29%或19.7億費用化。2022年資本開支為103億(2021年資本開支61億),超出年初預算的92億,主要是由於為加快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研發投入較高所致。公司在2023年資本開支預算為140億元。隨著公司向新能源全面轉型,研發投入將繼續加大;且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背景下,行業競爭將持續加劇,預計未來幾年內公司研發支出仍將延續快速增長趨勢。
推銀河品牌,新能源戰略再次出發
公司於2023年2月正式發佈新能源車品牌吉利銀河,定位于中高端,與其低端幾何,高端極氪,共同實現對新能源車型產品的全檔位覆蓋,進一步完善產品梯次分佈。銀河將在2年內推出7款全新產品,4款智能電混+3款智能純電,其中L7、L6將於23年Q2/Q3交付, E8將於Q4交付。銀河將建立獨立的銷售渠道,採用直連用戶體系與代理經銷模式並行,引入全新的體驗和服務標準。我們認為,銀河是公司在新能源車領域不斷試錯和調整之後再次出發的夯實之舉,有望提升吉利在中端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
展望2023年,公司將推出十款車型,包括銀河三款車型(L7、L6、E8)、幾何一款車型(熊貓mini)以及吉星系列一款車型(代號G426);極氪兩款車型(極氪X和一款純電轎車);領克兩款車型(領克SUV08和一款插電轎車);睿藍一款SUV車型(睿藍7)。公司設立的銷量目標為165萬輛,其中極氪銷量目標為14萬輛。而新能源車銷量從32.8萬增加到65萬,占比達到四成。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和展望,我們調整原先的財務預測並引入2025年預估值,預計2023/2024/2025年EPS分別為0.61/0.81/0.99元人民幣,對應增速+19%、+34%、+22%,調整公司目標價12.9(原為14.2)港元,對應2023/2024/2025年18.7/14/11.4倍預計市盈率,評級為買入。(現價截至4月25日)
經濟弱於預期影響購車需求,
所推新車受市場歡迎程度低於預期,
車市價格戰持續時間爆發程度超出預期,
原材料上漲,
芯片短缺,
海外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