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走勢本來不錯,恆指在上星期一至星期四連升四天,並曾上破27000點,周四最高見27188點,但美聯儲局官員「放鷹」,令美股及科技股受壓。恒指下跌500點或1.8%,收報26,572點,跌500點或1.8%,但相對上前周仍升331點或1.3%,是連升第二周。國企指數上周五收報9,397點,按周上升1.4%,也連升兩周。恒生科技指數上周五收報5,812點,連跌三周,周跌幅為0.4%。
滬深股市上周先升後跌,上證指數最終失守4,000點,收報3,990點,按周下跌近0.2%。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按周分別下跌1.4%和3%。上周中國公布了多項重要經濟數據,其中,10月CPI(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較前值回升0.5個百分點,好於預期下跌0.1%,環比漲幅較前值擴大0.1個百分點至0.2%。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連續6個月擴大,創去年3月以來新高。10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好於預期下降2.2%;PPI環比由9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年內首次上漲。「三頭馬車」數兩壞一好,其中,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按年增4.9%,市場預期升5.5%;首十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跌1.7%,大於市場預期的0.8%跌幅;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2.9%,略勝市場預期升2.8%。同時,10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1%,也優於市場預期的5.2%。另外,人民銀行公布,10月新增貸款約2200億元,遜於預期的5000億元,亦低於9月的1.29萬億元。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8100億元,低於預期的12285億元,創去年7月以來新低。10月末,廣義貨幣(M2)按年增長8.2%,高於市場預期升8.1%。狹義貨幣(M1)按年增長6.2%,市場預期升7%。流通中貨幣(M0)按年增長10.6%。10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需求持續疲軟,新增規模遠低於市場預期,反映經濟復甦動力不足。
美股方面,美國政府終於結朿停擺,但美聯儲局官員「放鷹」,疊加市場憂慮AI股估值過高,令科技股承壓。納指上周五收報22,900點,按周下跌0.5%。道指和標普500指數按周分別升0.1%及0.3%。受政府停擺影響,密歇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跌至50.3,創近3年半新低,低於10月的53.6,並低於市場預期的53.2。 另外,ADP 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25 日的四週期間,美國企業平均每週裁減 11,250 名員工,顯示勞動市場在10月下半月呈現降溫態勢。展望本周投資者將聚焦英偉達業績,經濟數據也隨美國政府停擺結束恢復發布,包括9月非農就業報告。
說回港股,上周恆指曾突破27000點但未能企穩其上,證明又是一次假突破。未來仍將維持上落市走勢,短期波動區間料介於26200點至27200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