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中性 |
建議時股價 | $2.360 |
目標價 | $2.860 |
海東青主要從事研發、生産和銷售工業用途的無紡布和化纖材料。作爲新材料,無紡布具有防水、可洗、過濾、高彈性和减震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過濾材料、鞋類産品、服裝、汽車內飾以及家庭裝飾等多個方面。本公司生産的化纖爲再造滌綸短纖,可廣泛用作生産人造皮、鞋材和無紡布的原材料。
海東青計劃發行2.4億股,占上市後已發行總股本30%,其中90%國際配售,10%公開發售。招股價在2.36-3.26元之間,集資額爲5.66-7.82億元。
集資所得的43.2%用作興建合成纖維無紡布的生産設備,37%用作興建過濾物料無紡布的生産設備,8.4%用作拓展現有技術中心及建設新物料的研發中心,2.3%用作建設補充設備,餘下9.1%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無紡布業務是海東青的核心收入來源。2007-2009年海東青的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營業收入和利潤的複合增速分別爲27.4%和48.9%。海東青的産品有57%用于內銷,43%用于出口。
海東青未來的業績增長來自于無紡布的産能擴充。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將分別有新的無紡布生産綫投産,對于提升收入和盈利能力均有積極影響。
我們預計,海東青在2010年的淨利潤達人民幣1.82億元,每股收益爲0.23元,相當于0.26港元。考慮到同行業公司的估值和海東青的特點,我們給予海東青11倍市盈率,我們預計公司未來12個月目標價爲2.86港元,處于招股價區間。我們給予海東青“中性”評級。
無紡布業務是海東青的核心收入來源,過去三年來自無紡布的收入在公司總營收的占比分別爲66.4%、73.8%和75.8%,而化纖業務的收入占比約爲25%。
2007—2009年公司的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過去三年海東青的營業額由人民幣4.6億增至7.46億,複合增速爲27.4%,而利潤則由0.67億增至1.49億元,複合增速爲48.9%。海東青的産品有57%用于內銷,43%用于出口,出口至香港、印度、印尼等國家,其中多功能産品在出口中占較大比例。
海東青擁有16條無紡布生産綫及配套生産綫,年産能合計約爲8150萬碼,此外,公司擁有2條化纖生産綫,用于生産滌綸短纖,年産能約爲3萬噸。
海東青未來的業績增長來自于無紡布的産能擴充。按照計劃,公司在2010年二季度將有6條生産綫會投入運作,主要用作生産縫編無紡布,估計年産能約4080萬碼。另外,該公司預期于2011年首季,有6條生産綫及10條配套生産綫投入運作,估計年産能合共5050萬平方米。
新生産設施將用于生産無紡布,包括高性能複合合成皮革、過濾物料及汽車內飾。新産品主要應用于鋼鐵、水泥、燃煤發電場及汽車製造業。新無紡布産品的技術含量較高,預期將提升無紡布的盈利能力,帶來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目前海東青的産能利用率基本處于較高水平,2009年末針刺無紡布和縫編無紡布的産能利用率分別爲91%和69%。公司在2010年二季度有縫編無紡布的6條生産綫投産,從而使2010年的産能增加約2000萬碼,使2010年的無紡布産能達8500萬碼,增長30%。我們預計,2010年公司無紡布的總體産能利用率將上升至85%,全年銷售收入將達人民幣9.86億元。
過去三年海東青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29%-30%之間,産品結構的變化導致毛利率有所下滑,但核心業務無紡布的盈利能力保持穩定。我們預計隨著高端無紡布的産能增加,公司的毛利率將在30%的基礎上穩步提升。
無紡布的毛利率水平由2007年的33.5%降至2008年31,8%,原因是公司向客戶提供不同種類的無紡布,具備新功能及標準的原材料使用量較高。
化纖的毛利率由2007年的31.7%猛降至2008年的24.1%,2008年化纖的單位價格較2007年明顯下降,削弱了公司化纖産品的盈利能力。2008年和2009年化纖的毛利率水平保持穩定,2010年化纖的毛利率水平有望上升。
此外,優惠稅率和政府補貼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從2009年開始海東青開始享受高科技企業的15%的優惠所得稅率,2009年公司的淨利潤率達20%,明顯高于2007-2008年的淨利潤水平。而政府補貼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公司盈利,增强企業發展的動力。
産能擴張計劃可能會面臨不確定;
公司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行業門檻下降;
2007-2009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如獲取消則對公司業績可能産生負面影響;
業績受原材料波動影響;
稅務優惠和勞工成本上升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們預計,海東青在2010年的淨利潤達人民幣1.82億元,每股收益爲0.23元,相當于0.26港元。
考慮到同行業公司的估值和海東青的特點,我們給予海東青11倍市盈率,我們預計公司未來12個月目標價爲2.86港元,處于招股價區間。我們給予海東青“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