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
汽車 & 航空 (章晶)
TMT 、半導體、消費、醫療(李浩然)
能源 & 消費(李文君)
于本月本人發佈了三篇公司的更新报告,分别是天齐锂业(002466.CH),长城汽车(2333.HK),和潍柴动力(2338.HK)的首發報告。
今年以來,受供需錯配及產業鏈去庫存影響,鋰鹽價格從去年50萬元每噸的高位大幅回落。受此影響,天齊鋰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5.76億元,同比下降17.14%,環比下降35.88%;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16.46億元,同比下降70.89%。環比增4.38%。不過由於公司原材料鋰精礦能夠實現全部自給自足,具備成本控制優勢和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公司毛利率仍保持高位,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分別達86.6%/85.23%,同比+1.1/-2.1個百分點。短期內,我們預計鋰價或仍將以弱勢震盪為主,但從中長期來看,下游終端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與船舶和儲能產業未來的高成長預期,成本支撐和政策傾斜可合理預期,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有望持續向好。公司佈局了全球最優質的鋰資源,實行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鋰精礦原材料100%自給自足,結合領先的鋰化合物生產加工水平,可最大化兌現鋰產品的利潤空間,未來隨著產能擴張,龍頭地位將繼續鞏固。
去年下半年起,长城汽车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完成了新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的全產業鏈佈局;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年內多款新車搭載了DHT,全新 Hi4 等技術陸續面市,比如哈弗新H5/二代大狗PHEV/猛龍/梟龍,魏牌藍山/高山,坦克400Hi4-T/500Hi4-T。截至10月下旬,公司今年已新增了10款車型,其中8款為插電混動車型,後續還將上市坦克300 Hi4-T,哈弗新梟龍MAX,魏牌新拿鐵、藍山高階智駕版本、歐拉閃電貓暗夜版等新能源車型。H6中期改款,魏牌旗下的一款轎車,坦克700/800也將在未來加入到品牌矩陣中。在新車型帶動下,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達到17萬輛,占比19.7%,較2022年全年的12.3%提高7.4個百分點。
受天然氣價格大幅低於柴油價格推動,天然氣重卡成為今年重卡行業復蘇進程中表現最亮眼的細分市場。1-9月,國內天然氣重卡累計銷售10.74萬輛,同比+255%。濰柴動力是國內天然氣重卡發動機的絕對龍頭,市場份額近70%。另外,今年重卡出口市場保持快速增長,1-9月重卡出口21萬輛,同比+70%,占比達30%,創歷史新高。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濰柴動力前三季度銷售發動機 54.8 萬台,同比+24.5%;其中出口銷量 5.2 萬台,同比+35.6%。商用車業務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陝重汽前三季度銷售重卡 9.2萬輛,同比+52%;其中出口銷量 4.2 萬輛,同比+71.9%。智慧物流業務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凱傲前三季度實現息稅前淨利潤 5.7 億歐元,同比+171.6%。公司近期公佈的2023年A股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中,制定的2024/2025/2026年營收目標值分別為2102/2312/2589億元,銷售利潤率8%/9%/9%,對應的利潤總額目標值為168/208/233億元,力度超市場預期,顯示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的充足信心。
本月本人發表了一篇研報:衛星化學 (002648.SZ)。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輕烴產業鏈一體化生產企業,專注在功能化學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領域, 擁有國內首套進口乙烷綜合利用裝置、首套丙烷脫氫裝置、國內最大的丙烯酸生產裝置,HDPE(高密度聚乙烯)、EO(環氧乙烷)、EG(電鍍鋅)、SAP(高吸水性樹脂)、聚醚大單體、雙氧水等多個產品產能位居國內前列,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太、新能源汽車、電子晶片、農林養護、健康護理等領域。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0.14 億元,同比上漲 6.38%。實現歸母淨利潤 18.43 億元,同比下降 34.13%。實現扣非淨利潤 19.52 億,同比下降28%。毛利率為 17.51%,同比減少 6.97 個百分點。淨利率為 9.20%,同比減少5.64 個百分點。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 105.99 億元,同比下降 0.72%,環比增長 12.57%。實現歸母淨利潤 11.36 億元,同比下降 9.87%,環比增長 60.59%。實現扣非淨利潤 11.7 億,同比增長 1%、環比增長 51%。毛利率為 18.62%,同比減少 2.37 個百分點,環比增長 2.35 個百分點。淨利率為 10.71%,同比減少1.1 個百分點,環比增長 3.22 個百分點。
公司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體化專案計畫於 2023 年底運行,年產 36 萬噸丙烯酸及 72 萬噸酯技改項目、30 萬噸聚丙烯及 25 萬噸雙氧水項目將更加高效利用 PDH 的丙烯資源生產多碳醇,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產業鏈閉環。根據百川盈孚資料,2022 年中國丙烯酸實際消費量達到 241.5 萬噸,同比增長23.4%,近五年 CAGR 達 10.3%。2022 年丙烯酸行業 CR5 占比達 60.9%,行業集中度較高,其中衛星化學市占率為 18.9%,位居行業龍頭地位。公司在建項目儲備充足,未來成長性有望逐步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