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中性 |
目標價 | $4.560 |
06年上半年,中煤的營業額下跌2%至人民幣146.8億,而純利則下跌39%至人民幣13.34億,主要是因為出口由6.4百萬噸下跌至4.4百萬噸。
中煤的產量由2003年的33百萬噸上升51%到2005年的50百萬噸,其營業額是中國第二大的公司。2006年6月,中煤的煤存量達3,420百萬噸,是全球第五大,以中煤05年的產能計算,這煤存量足以應付其未來68年的產量。
現時,中煤有9個礦場正在生產,亦有3個在建礦場。那9個礦場中,其中兩個是路面煤礦,其餘的都是地底煤礦。在2005年,中煤有62.7%的產量是來自那兩個路面煤礦,路面煤礦的特色是煤藏得不深,只在約地底200米,而其復原比率超過90%,遠遠高於國內平均30-40%,這可降低中煤的開採成本。
但是,中煤的單位成本仍比神華(1088)高出不少,在2005年,中煤的單位成本是人民幣250/噸,而神華只需人民幣150/噸,成本差距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神華的生產規模比中煤大很多,神華05年的煤產為150百萬噸,比只有50百萬噸的中煤高出3倍。
第二,神華用自己的鐵路和碼頭來運送其煤炭到使用者,而運送費佔單位煤成本超過50%,所以神華在這方面省回不少費用。
其實,中煤的生產規模也正在逐步提升,相信未來較大的生產規模可以降低其成本。
在2005年,中國的煤產量按年增長9.9%至2,190百萬噸`。今年首8個月,全國煤產量則按年增長5.3%至1,375百萬噸。
我們要特別注意煤的進口和出口量,由今年1月至8月,進口按年增加40.7%,達26.14百萬噸,而出口則按年下跌17.2%至71.67百萬噸。淨出口下降33%至45.53百萬噸。
下跌是因為政府對煤炭出口實施配額,05年只能出口80百萬噸。預期淨出口下跌的趨勢將會持續,因為政府9月時取消了8%的出口退稅,更徵收5%的臨時焦煤的出口稅,由於出口價一向比本地價高出30-40%,所以新政策將減少煤生產商的收入。
十一五的其中一個重點是環保,而燃煤發電卻是主要的污染源頭,所以政府計劃以可再生能源發電取代燃煤發電,預期在2020年前,燃煤發電的比重將由現時70%逐漸下降至50-60%。現時這些燃煤發電廠佔全國煤耗超過50%,未來這方面需求的減少會大大降低全國對煤炭的需求。
中煤的招股價介乎$3.2至$4.05,以加權平均基礎計算,管理層預計其06年市盈率為8.4-10.7x,由於煤炭的需求和價格都有一定風險,其招股價並不十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