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 買入 |
建議時股價 | $207.800 |
目標價 | $328.000 |
銷量強勢延續,提前達成目標
比亞迪12月的汽車銷量23.5萬輛,同比+150%(已是連續十二個月錄得三位數增幅),遠高於國內新能源車的整體漲幅(+47%),環比+2%,其中純電11.2萬輛,同比+132%,環比-2%,插電混12.3萬輛,同比+176%,環比+6%。
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累計186.3万輛,同比+208.64%,超额完成150萬台的年度銷量目標。其中純電動累計+184%,插混累計增速247%。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和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技術的基礎上,公司不斷推出的新品競爭力顯著,在終端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格局。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端車型占比提升
分車型:
1)漢家族銷量達到30043輛,同比+119%,環比-5.5%,連續4個月破三萬;2)唐家族銷量20165輛,同比+124%,環比+1%;3)宋家族銷量70079輛,同比+213%,環比+9.3%;4)秦家族銷量26206輛,同比+1%,環比-7%;5)元家族銷量29468輛,同比+244%,環比持平;6)驅逐艦05/07銷量6107/1805輛;7)海豚銷量26074輛,同比+160%,環比持平;8)純電轎跑車型海豹銷量15378輛,環比持平,7月底上市以來銷量持續上升;9)與戴姆勒合資品牌騰勢銷量6002輛,同環比(+1065%/+74%)均高增長。
整體來看,漢/唐/宋/騰勢/元/海豚等車型貢獻了主要增量,帶動高端車型占比環比提升0.58個百分點至31.28%,車型結構進一步優化。11月23日,公司宣佈因受補貼退坡、電池原材料漲價影響,2023年起旗下王朝、海洋、騰勢系列車型將分別漲價2-6千元不等。在當前訂單飽滿情況下,公司的漲價策略體現了產品實力和強勢的品牌力。
公司近期宣佈其全新高端品牌“仰望”將於2023年一季度正式發佈,預計首款車型為硬派越野車型,定價或將達到100萬元,將補足公司豪華車/越野車產品線。
出口市場具爆發潛質
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今年以來比亞迪加大了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除了整車出口以外,目前公司在海外擁有六家工廠,分別在日本、美國、巴西、匈牙利、泰國(籌建中)、法國(計劃中)等地。公司正在將此前通過出口電動大巴獲得的良好產品口碑,用於開拓海外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短期的規劃是:元PLUS、海豚和海豹等車型陸續在日本、新加坡、泰國等亞洲和大洋洲市場發售,元PLUS、漢和唐於在德國、瑞典、挪威等歐洲市場和巴西、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國家上市,中長期出口車型還將擴充。我們預計隨著網絡擴張及與當地經銷商合作順利,海外銷量將保持高速的增長,有望從2021年的不足一萬輛,增加至2024年超50萬輛。
在汽車銷量大增的帶動下,受益于規模效應加強,攤薄生產成本以及研發費用,公司的毛利率與淨利率顯著提升,現金流表現強勁。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677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歸母淨利潤93億元,同比增長281%。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為9.5%,同比下滑0.6個百分點,毛利率為15.89%,同比+2.92個百分點,其中Q3毛利率18.96%,同比+5.63個百分點,環比+4.57個百分點。我們認為,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加速開拓、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外供電池以及儲能業務的發展潛力,為公司的未來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的基礎。部分投資者對未來新能源車的盈利性擔憂,並沒有改變公司在未來汽車行業變革中可能發揮領導作用的預期。
由於Q3業績大超預期,我們將公司2022-2024年的每股收益預期從2.7/4.7/6.5元調整為5.7/8.9/13.8元,目標價相應調整至328港元,對應2022-2024年PE分別為52倍、33倍、21倍,維持“買入”評級。(現價截至1月5日)
新能源車型銷售不及預期
海外新業務推廣風險
手機業務增速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