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識揀股
昔日報告:
  09-08-2021 (星期一) 全民健身計劃釋放下沉巿場消費力,關注大眾巿場體育用品意
  12-07-2021 (星期一) 半年銷量超百萬,新能源車行業正春風得意
  15-06-2021 (星期二) 第二季國內手機出貨量預期下降 拖累上游企業表現但對下半年仍保持樂觀
  24-05-2021 (星期一) 零售數據在低基數下增長強勁,BCI事件後國際體品相關公司值得關注
  03-05-2021 (星期一) 《王者榮耀》再登頂全球手遊收入排行榜;《航海王熱血航線》上線後表現亮眼
[第9頁 / 共68頁]

中國泛年輕人運動消費趨勢深度解析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由高速成長轉向高品質發展,消費結構亦在悄然演變,特別是在泛年輕人群體中,運動消費正迅速成為新興的生活方式象徵與精神需求投射。

根據《TOPSPORTS 2024中國泛年輕人群運動消費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18至35歲的泛年輕人群已超過3.8億,佔全國總人口的近27%。這一人群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較高的教育水平與更強的品牌意識,是引領消費升級與生活方式變革的中堅力量。他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遠高於上一代,運動不再只是鍛鍊身體的工具,而是與社交、情緒管理、自我實現緊密結合的複合型行為。

過去三年內,泛年輕人群體在運動相關產品的年均消費增長率達17.2%,遠高於整體消費品增長的水平。其中,鞋服類是最主要的消費品類,佔整體運動消費支出的58%,其次為健身器材(21%)與運動課程/會員服務(14%)。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忠誠度持續提升,Nike、Adidas、李寧與安踏等頭部品牌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但新興本土品牌如MAIA ACTIVE、Particle Fever正快速崛起,表現出極強的文化共鳴與設計創新力。

從行為分析層面來看,泛年輕人群已逐步建立起「日常運動化」的生活習慣。數據顯示,超過63%的受訪者每週運動3次以上,其中以健身房訓練、跑步、瑜伽與飛盤等團體運動為主,反映出他們對社交性及趣味性的高度需求。這種需求也直接影響了品牌在產品設計與行銷策略上的轉變——從功能性導向轉向美學、社交與個性表達的多維融合。

在消費決策過程中,數位媒體與社群平台的影響力愈發顯著。報告指出,超過78%的泛年輕人表示,他們的購買決策受到小紅書、抖音及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內容推動,其中UGC(用戶生成內容)與KOL(關鍵意見領袖)推薦的信任度高於傳統廣告。這意味著品牌必須在內容生產與社群經營上投入更多資源,才能有效捕捉消費者的注意力與情感認同。而一線城市中,泛年輕人對高端運動品牌的接受度更高,並對運動體驗的多樣性提出更高要求;而在新一線與二線城市,實用性與性價比是主要考量因素,但對運動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樣強烈。這種差異促使品牌在市場布局上需要更精細化的策略,從而實現因地制宜的營銷與產品設計。

此外,泛年輕人不再僅僅將運動裝備視為運動工具,而是日常穿搭的重要組成部分。Athleisure(運動休閒風)已成為主流審美,並催生出大量跨界合作與設計聯名。這種融合趨勢對傳統運動品牌提出了更高的審美與創新要求,同時也為時尚品牌開啟了進軍運動市場的新通道。在具體購買渠道上,超過54%的泛年輕人偏好線上購買運動用品,主要原因為價格透明、選擇多樣與物流便利;但仍有42%的受訪者表示更信賴線下體驗店,特別是在試穿感受、專業指導與即時服務等方面。因此,打造OMO(線上線下一體化)體驗已成為品牌升級的關鍵。從整體來看,中國泛年輕人運動消費市場已進入快速演化期,其驅動力量不僅來自經濟條件的改善,更來自文化觀念的重塑與科技場景的賦能。

結語來看,運動消費不再是單一的商業行為,而是一場涵蓋身心、文化與社交的生活方式革命。中國泛年輕人正以他們的選擇與偏好,重新定義運動品牌的價值邊界與商業邏輯。而這一趨勢,注定將深刻影響未來十年中國運動零售產業的發展格局與創新方向。

撰稿: 李浩然研究分析員
電話:
(+852 2277 6516)

電郵地址:
erichyli@phillip.com.hk
研究報告由輝立証券集團旗下於香港證監會持牌的輝立証券(香港)有限公司及/ 或輝立商品有限公司(“輝立”)所發報。本文所包含的資料均為輝立從相信為準確的來源搜集。輝立對有關報告所引致之任何損失或虧損概不負責。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只供参考用途,並沒有法律約束力,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
投資涉及風險,有可能損失投資本金。你應諮詢專業人士,就本身的投資經驗、財務狀況、個人目標及風險取向,以提供投資意見。各類產品的風險,請參閱本公司網頁 http://www.phillip.com.hk《風險披露聲明》。
輝立(或其僱員) 可能持有本文所述有關的投資產品。此外,輝立(或任何附屬公司)隨時可能替向報告內容所述及的公司提供服務、招攬或業務往來。
以上資料為輝立擁有並受版權及知識產權法保護。除非事先得到輝立明確書面批准,否則不應複製、散播或發佈。
返回頁首
聯絡我們
請即聯絡你的客戶主任或致電我們。
研究部
電話 : (852) 2277 6846
傳真 : (852) 2277 6565
電郵 : businessenquiry@phillip.com.hk

查詢及支援
分行資料
投訴程序
關於輝立
輝立簡介
招聘人才
集團網絡
輝立頻道
輝立保險/股票/期貨100%回佣計劃
新聞稿
查數網
登入
研究部快訊
免費訂閱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