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資本風頻起,智能駕駛汽車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以舊換新政策升級,加碼支持汽車更新需求 7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涉及汽車行業的包括了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新能源公交車更新、汽車以舊換新在內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此次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相較于2024年4月24日發布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補貼標準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之前爲1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之前爲7000元);第二,資金來源方面,國家發改委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于落實貨車、農機、新能源公交及動力電池、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品的支持政策。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中央承擔比例分別爲85%、90%、95%。各省級財政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按比例安排配套資金;(原細則: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總體按6:4比例共擔,其中,東部省份按5:5比例分擔,中部省份按6:4比例分擔,西部省份按7:3比例分擔),中央承擔更多,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商用車方面的支持政策包括: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類柴油貨車幷更新購置符合條件的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8萬元;無報廢只更新購置符合條件的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3.5萬元;只提前報廢老舊營運類柴油貨車,平均每輛車補貼3萬元。更新車齡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平均每輛車補貼6萬元。 據統計,我國乘用車中,符合此次補貼政策的車型保有量約1400萬輛,且目前我國汽車購買量中一半以上已是更新需求或增購需求,即家庭中第二台車甚或第三台車的購買,以舊換新政策目的是爲了刺激該等人群的購買欲,符合汽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我們認爲此類政策將更加利好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廠家,特別是新勢力豪華型新能源車廠,如小米系,華爲系等。 商用車方面,截至2022年底,國三及以下重卡預計有36萬輛,在天然氣價格較低的背景下,國三重卡報廢更新有望加速,有利于重卡銷量向好。 個股上,我們建議關注積極推進車型高端化的新能源車企,比如比亞迪(1211.HK), 蔚來(9866.HK),理想(2015.HK),賽力斯(601127.HK),吉利汽車(175.HK),江淮汽車(600418.CH),小米(1810.HK),中國重汽(3808.HK);以及相關零部件公司濰柴動力(2338.HK)、星宇股份(601799.CH)、瑞鵠模具(002997.CH)、拓普集團(601689.CH)、銀輪股份(002126.CH)、愛柯迪(600933.CH)。 |